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分析 (2)
-
小学
-
数学
-
打印版
表内乘法(一)
(一)教学目标
1
< br>.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p>
2
.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
,熟记
2
~
6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
.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
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
口诀中)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
学
习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
.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
2
~
6
的乘法口诀两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乘法的初步
认识、
2
~
6
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
p>
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p>
2
~
6
的乘法口诀
,是本单元教学的
重点。其中,
4
、<
/p>
6
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并理
解
1
-
打印版
小
学
-
数学
小学
-
数学
-
打印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
从具体编排来说,
“乘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
/p>
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
p>
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
第二,
沟通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
说明乘法
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本套教材在这里,将乘号左右两边的数叫“乘数”
,到三年级“多
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再引入“因数”
。
2
~
6
的乘法口诀分三段编排,即
5
的乘法口诀,
2
、
3
、
4
的乘法口诀,
6
的乘法口
诀。这三部分
内容都是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
例如,
对照
1
×
5
=
5
、
5
×
1
=
5
,出现
口诀:一五得五。但在一些细节上,每一段的编排又不完全相
同。
5
、
2
、
3
、
4
的乘法口诀,都对应点子图呈现乘
法算式;
5
、
4
的乘法口诀,安排了
连加计算;
6
的
乘法口诀,在直观图下面以列表的形式渗透了豆荚的个数与豆子的颗数
的对应关系等等。
本单元在
2
、
3
、
4
的乘
法口诀后面,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这样编排,
一方面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
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
缓解学生记忆乘法口
诀的压
力;
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
掌
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
6
~
9
的乘法口诀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在解决问题部分,教材采用对比的方式,
编排了
数据相同、问题相同,
但条件不同
的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用画图、
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问题结构,
在理解题意的基
础上,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
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材编排特点
(1)
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
p>
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
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如坐小飞机、
小火车和过山车的同
学,
每束
个数相同的气球,
每串数量相
同的钥匙以及每份数量相同的胡萝卜、
香蕉……为学生提
供了丰
富而生动的直观表象,
同时通过与情境中非同数相加情况的对照,
使学生形成对
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
在例
1
及相应的练习中,
教材多次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或实物图与
“几个几”对照编排,相互转换,使学生能将具体的同数连加的算式、情境用更抽象、<
/p>
更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一方面架构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
p>
便于学生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另一方面更加突出了乘
法意义的本质,
使
2
-
打印版
小学
-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