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优质课教案
-
四年级
(
水平二
)
p>
小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
本单元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
版社体育室编著。熟悉球性的练习是指用指、掌触球,用手腕做
各种压、翻、转的动作,
是提高控球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学习和掌握传、接、运、投等
技术奠定基础。从教材
的内容来看,
 
教材很实用,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
学生
的接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 br>通过练习,提高指、掌触球,手腕做压、翻、转的动作,提高控球能力
 
,为学习和
掌握传、接、运、投等技术奠定基础。
 
2.
体验和感受球性,尝试学习简单、基本的运球方法。<
/p>
 
 
 
 
3.
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
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
 
 
  
  
4.
培养学生勇敢、机敏、果断等心理品质和团结友爱等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理念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
/p>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限修内容中的小篮球教学第一层次的教学
内
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来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四、学情分析
 
 
1
、
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篮球的一些知识
,
但在小篮球基本技术上还是刚刚起
步
。
 
2
、少部
分学生能够完成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但动作还需要规范,质量还需要提高。
 
3
、学生对篮球运动有着的浓厚的兴趣,有利于顺利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五、教学准备
 
小篮球
41
个,
录音机
1
台。
呼啦圈
8
个
障碍物
4
个
六、教学效果预
全课练习密度:
45-50%
,
 
平均心率:
130-150
次
/
分。
 
 
四年级小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教案(水平二)
本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程序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
1
复习原地高低运球。
 
口诀:五指自然分,上臂按拍球,臂腕
指用力,柔和要缓冲。
 
2 
新授原地体前左右手交换运球。口
上体换手肩微压,左手柔和接住球。
 
新授原地前后
拉球。口诀:两膝弯曲体
前倾,五指分开手心空,以肘为轴前后
拉,柔和按拍要缓冲。
3
游戏:
抱球接力赛。
 
学生分四队,每队排头
同学抱一个球绕
障碍接力赛。
结
  
束
部
 
分
场地器材
预计密度
预计心率
课后反思
 
 
 
 
小篮球
呼啦圈
篮球场
障碍物
录音机
 
45-50% 
130-150
次
/
分。<
/p>
 
1
放松活动:放松操。
2
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3
师生道别,归还器材。
 
使
学
生
身
心
得到放松。
 
   
T
 
o
o
o
o
o
p>
o
o
o
*
*
**
****
 
T
5
’
 
提高手
指、
手
掌、
手腕触球
< br>能力。
基本掌
握
拉
球
方
法
练习
 
 
 
 
 
  
 
围
绕
球
p>
场
边
线
30
’
 
 
 
 
 
30
’
 
小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
 
1.
通过练习,提高指、掌触球能力,提高手腕做压、翻、转动作的能力,为学习
< br>和掌握传、接、运、投等技术奠定基础。
 
2.
体验和感受球性,尝试学习简单、基本的运球方法。
 
 
  
 <
/p>
3.
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功
能。
 
 
 
  
4.
培养学生勇敢、机敏、果断等
心理品质和团结友爱等集体主义精神。
记住熟悉球性方法,全身协调配合完成“按拍”和“推拉”。
教学方法和步骤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宣布本次课的学
习任务和要求,分发教学器材。做篮球
操。<
/p>
 
预期目标
 
激
发
学
生
的
p>
兴趣,
调动学
生积极性。
< br>
组织形式
 
四
列
横
队
整
齐站立
 
时间
5
’
和推球方法。
 
  
< br>速
度
灵
敏
力
量
等
身
体
素
质。
 
 <
/p>
诀:
右手拍球右侧方,
球从体前变方向,
发
展
学
生
p>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