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1
.反复
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
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
诗境。
 
 
 
2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
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
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
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
.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
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
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采
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会写
3
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诗。理解诗意。
< br>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
诗
中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
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
性。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唐
朝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游历山水,创下无数寄情于自然的诗
篇。在他老年隐居庐山时写下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
---
板书课
题:望庐山瀑布。
 
 
2.
齐读课题。
 
3.
认读两个生字:庐、瀑。
 
4.
释题。
 
5.
再次齐读课题。
 
 
过渡:
下
面我们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
魅力。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
76
页,自读一遍,同桌互读
一遍。<
/p>
 
 
2.
检查初诗的情况:
 
 
(
1
p>
)出示生字认读:炉、疑。指导书写:炉。
 
 
(
2
p>
)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
3
p>
)教师示范。
 
 
过渡:读诗不能只读通顺,还要读得字正腔圆,有节奏,有韵味
呢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还想比老师读得好吗?那我们就得先
理解古诗的意思。
p>
 
 
三、再读‘理解诗意
 
 
1.
教师出示注释,学生结合课文插
图,小组自学,理解诗意。
 
 
 
p>
2.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分小组逐行汇报,
教师相机引导个别字词
的意思)
。
p>
 
 
3.
抽生说整首诗的意思。
 
4.
指导读诗:有节奏地读诗。
 
四、品读,感悟诗情
 
1.
想象读诗,意象入画。
 
 
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
了。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
不止这些。人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
,同是一
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请你沉下心来再读读古诗,边
读边想象,每一行诗让你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读,想象,交流。相机板书。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
“紫烟”看图理解想象。
想象日光映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