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五课: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
qq头像可爱女生-绩效工资考核
5
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图例,学会看上海地图。
2
.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能在地图上指出居住地所
在的区
(
县
)
。
3
.知道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教学重点
1.
学习看地图的基本方法:懂得地图方位,认识图例,能看懂上海市政区图
2
.知道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教材说明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家乡上海的土地和家乡上海的人,具体的介绍侧面为:上海的地理位
置、行政区划和上海独特的人口结构。
第一部分:上海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学看地图来完成,通过“我的家乡在哪里”和“我的家在
哪里”两个层次展示内容。
首先以“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
问题,引出对上海地理位置的一段简介和一幅上海在全国
的位置。这是学生首次正式认识
地图,要让他们了解如何识别地图的方位;四年级还要深
入学习中国地图,
在本课中只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以便对上海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东部
沿海的中心点,长江入海口
)
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又以
“我的家在哪里”这一问题,引出上海市政区图,以及上海市行政区、县名称表。
p>
这一部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里粗看有两张地图:
“上海市政区图”
和“上海市中心行政图”,实则为一幅地图,第二幅地图是第一幅
地图中“市中心”部分
的放大展示。“上海市政区图”中,“市中心”部分为同一色彩的
整体块面,其实包含九
个区,因为面积较小,无法细分出每个行政区,于是就用第二幅地
图来补充说明。在上海
地图后面,设计的是连续三个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讨论分析题:
填写区县名称表、指出
有关区县、认识图例。这为指导学生看上海地图提供了方法:不是
教师去灌输、去解释,
而是通过讨论、练习,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之中获得新知
。这样设计也使地理知
识学习与社会.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
(<
/p>
如:找自己居住的区,找上海的母亲河
)
,符合本学
科的特点。此外,这样安排也暗示了教学要求的合理把握:不要死记硬背上海
市行政区划
名称,而是对照有文字说明的地图,能够说出名称;能在地图上指出自己居住
的区
(
县
)
;
知道上海共有
18
个区、
1
个县。
第二部分:上海独特的人口结构——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这部分内容全部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呈现,让学生在学习
社会知识的同时,接触有关
的研究方法
(
.尽管并不需要在教学中强调这种方法
)
。教材中出现了三个
场景:
其一,几位同学在交流向父母亲调查后了解到的情况,
说明“家中的上海人”,除了有祖
祖辈辈在上海的外,更多的是从全国各地搬迁到上海来
的。同学们议论、交流后的结论应
是:上海人来自祖国各地。
其二,学生到“浙江省建筑工程队”、“小肥羊”、“台湾小吃”、“花旗银行”等单位
调查,了解到他们都是外省市或境外单位,现在上海经营服务。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在上
海,到处可见来自祖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的经营者、打工者,他们逐步融入了上
海,成为新上海人。所以,本场景的主旨含义应是:那些来自异地服务于上海的人们也是
上海人。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