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按要求改写句子总复习讲义
蓝色的爱吉他谱-个性化网名
实用文档
专题一
按要求改写句子
一、
扩句
1
、步骤
(
1
)
审清要求,弄清扩的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
(
2
)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想如何恰当地搭配词语。
(
3
)按要求扩写句子
(
4
)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
句子
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2
、扩句的基本含义
扩句就是在句子
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
加以修饰、
限制、
或
补充,使句意表达更准确、生动。
3
、扩句的目的
使句意表达更准确、生动。
例
1
:
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
例
2
:
她们观察化石。
她们(认真地)观察(奇异的)化石。
练习
1
:
他坐在了椅子上
练习
2<
/p>
:
奶奶缝补衣服。
二、缩写句子(重点)
缩写句子就是
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
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
句子的主要意思。
1
、缩写句子技巧与方法
(
1
)“的”前修饰都删去。
(
2
)“地”前限制要删去。<
/p>
(
3
)“
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
4
)数量词语照样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
5
)其他。如“非常”“刚刚”“曾经”等。
(
6
)抓住
主干来缩简。
抓住句子的主干
“谁做什么?”
< br>或
“什么怎么样?”
或“什么是什么?”。
2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
1
)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
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例
1
:
哥哥的发型很漂亮。
发型漂亮。
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2)
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
即所谓
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
不能去一点,
留
一点。
例
2
:
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
他讲述了经过。
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
过。”都是缩
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
(
3
)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
。
例
3
:<
/p>
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
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
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
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
< br>4
)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
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例
4
:
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我没有找到包。
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
意思大相径庭,就大
错特错了。
练习
1:
重庆的交巡警平台,大大地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安全感。
p>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练习
2
:
湖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爸爸去哪儿》掀起了一股荧屏亲
子节目播放热
潮。
练习
3
:
古灵
精怪的邓超在“奔跑吧,兄弟”这一节目中,总能轻松战胜强大的
对手。
练习
4
:
广场
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练习
5
:
宽敞
的大厅内柔和的灯光映照着墙壁上挂着的
260
幅图片和文字说
明。
练习
6
:<
/p>
巍峨的巴岳山,美丽的玄天湖,典雅的安居古城,是龙乡人们休闲娱乐
的好地方。
练习
7
:
当我
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练习
8
:
青少
年时期的冯唐,恰好赶上了中国社会开始发展转型的时期。
三、改把字句、被字句
例
1
:
春雨染绿了家乡的山岗。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四、改为拟人句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
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
神态、
思
想和感情。这种手法又叫“人格化”。其实
,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1
、好处: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形象。
2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p>
(
1
)把动物拟人化。
蟋蟀在草中弹琴。
p>
(
2
)把植物拟人化。
小草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
/p>
(
3
)
把一般的
事物拟人化。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
似乎正在对着你微
笑。
3
、改拟人句的方法:
原句:柳枝在微风中摇摆不定。
增加人的称呼:柳枝姐姐。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改变名词的说法:柳枝的头发。
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摇摆不定”改为“跳舞”。
练习
1
:
向日
葵在阳光下生长。
练习
2
:
蝴蝶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五、改为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
用浅显、
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
、
难理解的事物。
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
物。(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
1
、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
喻关系的词语)和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
、句
子的形式:本体
+
喻词
+
喻体。
3
、比喻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不是比喻句)
4
、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
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关
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
“打比方”
。
练习
1
、
美丽
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练习
2
、
在数
学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大家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六、关联词合句
1
、关联词的八中类型
(
1
)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明
,
描写几种事物
,
或者几个方面说明同一
种事。
……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有的……有的,
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候……有时候,
那么……那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
例
1
p>
:
李老师会拉小提琴
李老师会吹笛子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 br>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
又会吹笛子。
(
2
)承接关系
:
几个分句按一定顺序说下去
,
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一……就……,……首先
……然后……,……便……,……于是……
……才……,……接着……
例
2
:
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
才打草稿。
我一做好功课
,
便到球场踢球。
(
3
)递进关系
: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
进
的
.
……不仅……而且……,……
不但……还……,……不但不……反而……
……连……也……
,
……何况……,
尚且……何况
(
p>
更不用说
)
,
尤其
,
甚至。
例
3
:
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
,
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4)
选择关系
:
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
,
表示从中选
出一种
.
……不是……就是……,……或是……
或是……,……宁可……也不……
或者
(
或、或是
)
……或者
(
或、或是
) ,
要么
p>
(
要就是
)
……要
么
(
要就是
)
。
宁
可……也不……,与其……不如……
例
4
:
天明喜爱球类运动
,
每天清早
,
他不是打篮球
,
就是去踢足球。
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
也不说谎
,
隐瞒真相。
(
5
)转折关系
< br>: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者部分相反。
尽管……可是
(
还是
)
……,
虽然……但是……,
……却…
…,
……然而……
例
5
:
尽管天气严寒
,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妈妈爱静
,
爸爸却爱动
,
两人性格完全不同。
(<
/p>
6
)因果关系
:
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
因为
……所以…,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
(
既
)
……就
(
便、
则、那么
)
例
6
:
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
,
所以需要用拐杖来走路。
(
7
)假设
关系
:
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
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如果
(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
)
……就
(
那么、那、便
)
。如果引出的
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即使
(
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
……也
(
还是、仍然、还
)
。即使引出的结果
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p>
例
7
:
如果明天下雨
,
旅行就要取消了。
即使你这样做了,也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
/p>
(
8
)条件关系
:
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
,
后面的分句表
示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
都……,不管……也……
例
8
:
只要多读多写
,
语
文水平就可提高。
不管有多少险阻
,
我也无惧前进。
练习
1
: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练习
2
:
小华
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练习
3
: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八、改夸张句
练习
< br>1
:
望仙台瀑布发出声响。
练习
2
:<
/p>
今天很热。
文案大全